隨著年齡增長,漸漸地更能享受孤獨的狀態。
以前還在求學時期,那是一個非常在意同儕關係的年紀,孤獨絕對是當時的負面詞,獨自一人吃飯、外出總是會感到彆扭與難為情,特別是旁邊有著三五成群的人時,歡笑聊天的聲音此時是如此的宏亮,回到房間時孤獨便在心中蔓延,將我困在情緒的汪洋裡。
在一開始,我其實是個活潑且健談的人,總是努力讓自己融入群體。在社團、班級中,我都是活躍的存在,身邊圍繞著許多朋友,一起吃飯、一起出遊、一起通宵打電動,當時的生活是充實而快樂的,孤獨這個詞彙,似乎與我毫無關聯。
但後來我才發現,也許那時候的自己,只是在扮演一個「喜歡交朋友」的角色。這是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——成為外向的人,擁有熱鬧的生活。然而,扮演始終不是本性,隨著時間過去,我開始感到疲憊,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樂在其中。
更讓我意識到異樣的是,即便身處熱鬧的人群之中,內心卻時常浮現一絲莫名的疏離感。我以為自己擁有很多朋友,但當話題不再圍繞著我,當聚會沒有人主動邀約我時,那種被邊緣化的感覺,讓我開始思考——這些關係,真的那麼穩固嗎?這種疑問與倦怠持續發酵,我不再積極參與社交,也開始對人際互動感到乏味,最終因為一場爭執,負氣的我,走向了另一個極端——我選擇疏遠,選擇封閉,選擇讓自己不與人互動,既然社交讓我感到疲憊,那麼朋友對我來說,或許也不再重要。
我這樣告訴自己,說服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自在快樂,甚至享受這樣的孤立。這也成為了後來痛苦的開端。
從喧囂的生活瞬間轉為孤獨,一開始,我竟有些樂在其中。
這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自由感,彷彿擺脫了過去所有的束縛,不再需要迎合他人的感受,不用在乎別人的目光,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就好。當時的我還天真地以為,這樣的日子能讓人更輕鬆、更自在。
但時間一久,我發現我感受到了孤獨,自己玩的電動,沒人可以一起討論、一起抱怨;看完有趣的影片,也沒有人能分享。原本覺得「只屬於自己」的生活,開始變得乏味,曾經的自在與快樂,竟變成了無盡的孤寂。
但一切又似乎無法回頭,我試著說服自己,「孤獨也很好,反正終究還是要一個人,不如提早適應。」
可越是這樣想,內心的空洞越發列,這樣的感覺就像是漩渦,一次次將我捲入深處,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沉重,無法掙脫。
漸漸地我覺得我生病了?
這種感覺,就像一個溺水者,拼命掙扎,卻發現四周沒有任何可以抓住的浮木。明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,當初自己把周遭的朋友們推得遠遠的,卻也因為不習慣說出自己的困境來尋求幫助,哪怕是家人,為了不讓人發現異樣,於是我選擇了強顏歡笑假裝活潑與快樂,假裝一切無所謂,彷彿仍然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!
但其實,我多麼希望能有一個人懂我,能主動關心我「嘿你還好嗎?」哪怕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也好。
當週期性的低潮襲來時,是非常痛苦的,夜不能寐每每總會哭到不能自已,那時的我,是理解為什麼陷入抑鬱的人,活著實在太痛苦了,想要活下去是多麼的勇敢。
幸運的是,累到睡著後,早上醒來總是是會稍微好一點,這樣的狀態不過是短暫的緩衝,因為夜晚終究還是會來臨,所有壓抑過的情緒,又會一遍遍地襲來。
我曾試圖從書籍尋找解答,試圖從字裡行間找到某種可以支撐自己的智慧,當下我以為我自己豁然開朗,覺得我已經戰勝戰勝孤獨,甚至開始產生了彌賽亞情節,急著想要與人分享自己的心得,當時我也分不清到底是自己假裝沒事了,還是真的足夠認識自己念頭通達了。
一開始總可以雲淡風輕地面對,並搬出所學到的豁達,但這些道理就像是拼命堵住決堤的石塊,隨著情緒一次次累積,最終仍然潰不成軍。過去那些看似已經治癒的傷口,竟然在這一刻全數崩裂,一幕幕重現在腦海之中,讓我幾乎無法承受。
為了給自己的現況一個合理解釋,證明現在的自己是不得已才這樣,這並不是我的問題!我開始在更久遠的記憶中尋找以此來自圓其說,最終我發現了一個非常適合的解釋,因為在缺乏愛的環境長大,所以有了不擅長社交的性格,這個解釋,讓一切變得合理。
我開始相信,開始編織出完整的「受害者劇本」,並深信不疑。
因為只要這樣想,我就不需要再責怪自己,不需要再為自己的孤獨感到愧疚,不需要再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錯。於是,在無盡的痛苦之中,這竟成了我唯一的慰藉。
我完全投入在自己的受害者劇本中,深信自己是那個被世界遺忘的人。
這樣的心態不僅讓自己越陷越深,也讓我與家人的關係變得緊張,甚至開始懷疑——我是不是從來都不曾被愛過?
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,在一次次的思考與自我剖析之中,事情開始出現了轉機。
我突然想,如果這一切真的是因為缺乏愛,那麼現在的我,是不是應該試著去發現愛?
結果我發現自己專注在自己假設的劇本中,因此忽略了自己被愛的時候。
當我回頭審視過去,才發現——真正讓我痛苦的,並不是孤獨本身,而是孤獨在別人眼中的評價,因為太在乎,因為求而不得,因為害怕失去,才讓自己陷入這樣極端的狀態。
但事實上,事情或許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糟。
孤獨讓我真正開始認識自己,才意識到——或許,我本來就不適合喧囂。
比起熱鬧的場面,我更喜歡小範圍、深度的交流;比起歡聲笑語,我更享受獨處時的自由。
現在的我,可以自在地一個人吃飯、旅行、思考,讓思緒天馬行空,不受拘束。
或許稚氣未脫、或許不修邊幅,自由自在。
聚散離合如風,風來了便乘風而起,風停了便緩緩若落下,一切隨緣。
歡聲笑語也好,孤獨也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