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000000017

關於原生家庭:從小時候到現在我與我爸一天說不到五句話,通常是訓斥與說教。我媽常常會講出一些讓人傷心的話,總是被取笑與質疑。己漸漸的把內心給藏了起來,甚至覺得自己跟牲口、工具無異,從來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,僅僅只是被滿足了基本的吃住需求。

#我與我的原生家庭

關於原生家庭:從小時候到現在我與我爸一天說不到五句話,從來不會有關心的對話出現,小時候想分享自己的觀點/想法時,不是根本沒在聽就是總有理由被訓斥,說教與嚴厲的語氣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,總是無法好好說話。我與我媽雖然看起來很融洽,會互相開玩笑,但是其實也僅僅只能存在無意義的話題上,還記得小時候想要講出自己的內心話時,想要分享自己今天遇到了什麼事時,往往根本不會得到回應,甚至會被罵,因為打擾到他追劇了,當說出自己的理想時,往往換來的是取笑與質疑,甚至會讓我感到難堪。因為我媽的不成熟與平常的相處模式,所以我媽常常會講出一些讓人傷心的話,例如:很無聊 可以去撞牆啊!無路用的廢物等等……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自己漸漸的把內心給藏了起來,甚至覺得自己跟牲口、工具無異,從來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,僅僅只是被滿足了基本的吃住需求。

關於我:自己在上述的環境中成長,讓我成為了極度負面的人,缺乏自信,很在意別人的一句話或是一個眼神,同時也無法與人溝通,與人相處,這也讓負向的情緒加劇,時常陷在情緒中,每當渴望得到愛與關懷,卻一次次的撲空,換來的總是失落,再一次次的嘗試後,更加封閉自己,自己變得更極端與偏執。自己非常恨這樣的原生家庭,想著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才造成今天這邊緣的個性,簡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事都發在我身上。

低谷:畢業後的工作,每天都早出晚歸,回家就好像去旅館睡一覺一樣,這樣的關係得到了緩解。但是工作時一直不斷的思考,我到底要什麼的生活?我希望工作可以帶來什麼?在一陣衡量後便決定離職,給自己一個gap year探索自己的興趣。這也是夢魘的開端,在待業一陣子後,每天睜開眼便是不斷的精神轟炸,充滿著各種難聽與羞辱的言語,無所不用其極地逼迫著我,從來沒有一句鼓勵或是關心。永遠只在乎結果,當我為了避免再被精神轟炸,說出目前的規劃,想要去一個NGO服務時,還沒說出這個組織在做什麼,以及所具有的意義,便被打斷,再次換來的是訕笑與斥責,滿滿的不在乎,甚至最後開始了情緒勒索與威脅。有時候還真的是想,或許精神狀態有問題都是被逼出來的,當下閃過幾個極端的想法,一時好像可以理解那些社會新聞主角的心境。

回首:過去看了很多心理相關的書籍,看完當下總覺得自己沒事已經好了,也沒做出什麼改變,當問題再次出現時,自己又再次會被負向情緒所折磨。經歷了上述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時,突然發現過去自己總是自欺欺人,或許根本不夠坦誠面對自己,沒有正視自己的問題做出改變,把自己活成了受害者,渴求被愛被理解,但自己也從不開口說出需求。”我發現當開始改變自己,世界真的會不一樣!”

改變:我想應該很多人都看過欺騙大腦的影像,發現其實大腦很好欺騙或者是說有個濾鏡再篩選資訊。我發覺,當我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時,會努力的在記憶中挑選,甚至當時的情況還會被腦補,只為了加強自己的主張,以此來說服自己。同時也發現再怎麼扮演好受害者的角色也無濟於事,受苦的還是自己,倒不如讓自己開心點。現在開始會學著練習『感覺被愛的能力』每天找出被愛的三件事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這樣做可以,一點一滴地推翻過去所塑造的劇情,同時自己確實心情會有所轉變,當想到被愛的感覺時,感覺是溫暖的。當然現在還在慢慢的努力中,藉由投稿紀錄自己一點點的進步~

點我追蹤IG:emojoys_post

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一起來分享投稿吧